Axiu Blog
寥寥,可能是见过双头熊。根据wiki表述,*NCR在辐射4中的笔记和克罗格的记忆序列里被提及*。 剧集本身质量是可以的,可能是乔纳森·诺兰导演的(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,导演过《西部世界》、《疑犯追踪》),设定虽然很扯,但是能让观众感觉合理。虽然有人骂(游戏改编哪有不被骂的),但是8.5(IMDb)/8.6(豆瓣)的评分很能说明问题:玩家只是很小一部分,更大
作为一个辐射玩家(确切的说是辐射4玩家),辐射剧集的播出肯定会炸出来很多垃圾佬,看着那一身蓝色紧身衣,不禁就想起令人神往的发光海,还有有益身体的原子神教,热情友好的超级变种人和死亡爪。当然像我这样的轻度玩家,对于NCR(新加州共和国)的印象寥寥,可能是见过双头熊。根据wiki表述,*NCR在辐射4中的笔记和克罗格的记忆序列里被提及*。 剧集本身质量是可以的,可能是乔纳森·诺兰导演的(克里斯托弗诺
作为一个辐射玩家(确切的说是辐射4玩家),辐射剧集的播出肯定会炸出来很多垃圾佬,看着那一身蓝色紧身衣,不禁就想起令人神往的发光海,还有有益身体的原子神教,热情友好的超级变种人和死亡爪。当然像我这样的轻度玩家,对于NCR(新加州共和国)的印象寥寥,可能是见过双头熊。根据wiki表述,*NCR在辐射4中的笔记和克罗格的记忆序列里被提及*。 剧集本身质量是可以的,可能是乔纳森·诺兰导演的(克里斯托弗诺
剧集:辐射(Fallout)
Max

作为一个辐射玩家(确切的说是辐射4玩家),辐射剧集的播出肯定会炸出来很多垃圾佬,看着那一身蓝色紧身衣,不禁就想起令人神往的发光海,还有有益身体的原子神教,热情友好的超级变种人和死亡爪。当然像我这样的轻度玩家,对于NCR(新加州共和国)的印象寥寥,可能是见过双头熊。根据wiki表述,NCR在辐射4中的笔记和克罗格的记忆序列里被提及

剧集本身质量是可以的,可能是乔纳森·诺兰导演的(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,导演过《西部世界》、《疑犯追踪》),设定虽然很扯,但是能让观众感觉合理。虽然有人骂(游戏改编哪有不被骂的),但是8.5(IMDb)/8.6(豆瓣)的评分很能说明问题:玩家只是很小一部分,更大范围的受众是吃这套设定的。第一集开头有很长的慢动作戏,但是老爵士北背景音乐,复古电视机,却有核能喷气式家用机器人巧手先生,然后核爆。现实夹杂着虚幻,当时看起来无聊冗长,但却也是看完印象最深的一集。这个基调,让之后的虚拟设定都合理了。

辐射游戏

同样是开放世界,我很喜欢辐射4,但是对老滚5就一般。思考了一下原因,有两个:加点系统和剧情。 vault-boy

首先是技能系统,辐射系列的S.P.E.C.I.A.L.系统(力量、感知、耐力、魅力、智力、敏捷、幸运),点数通过寻找摇头娃娃、杂志和升级获得。虽然看起来和普通的RPG加点系统差不多,但是如果玩过的话会发现,可玩度差别巨大。

一般来说,智力会影响魔法值(蓝),而对于剧情没什么影响。但是在辐射新维加斯里,你可以创建一个低智商角色(智力低于4),NPC会当你是个傻子,从而触发很多很有意思的对话。 fallout0

又比如魅力值,这对于杀价和说服NPC很有效果。说白了,长得帅就有发言权。而且,有些衣服对魅力有特殊的加成,一趟下来能省不少钱。喝酒也能加魅力,但是会上瘾。

剧情上,我还是对于查尔斯天望剧场那边的这位老兄记忆深刻。他的目的是骗光你的所有物品,杀了他也拿不回来。荒野大镖客2也有类似设定。另外,还有很多绝境下的黑色幽默的设定。 fallout1

说回剧集

整体看下来,感觉辐射剧集是个让游戏重度玩家骂街,轻度玩家无感,非玩家眼前一亮的三分化作品。

对非玩家来说,这个背景就很有意思了,美帝灭亡了,大家靠捡瓶盖当货币,到处都是切尔诺贝利般的神秘景象,有尸鬼、变异娃娃鱼,还有高科技助手巧手先生和威武的动力装甲!尔虞我诈,毫无底线,像在看《Mad Max》背景的《西部世界》。

玩家骂街很大原因也是背景设定,首先是把辛苦耕耘的大本营沙荫市,在核爆元年就给物理核平了,BB小子的起源也不太可靠的感觉。还有动力装甲质感欠佳,慢动作太多的问题。

无感的人(比如我),既对沙荫市没印象,对闪回故事(比如BB小子)没那么感兴趣。偏偏又对背景设定很熟悉,看完就觉得一般般吧。我也觉得装甲质量不好,而且没有来几只死亡爪太可惜了。

按背景设定来看,辐射剧集是发生在2296年(2077核爆的219年后),地点在洛杉矶。顺便一说,辐射4发生在2287年,地点在波士顿地区;辐射3是2277年,地点在华盛顿和马里兰州(3和4时间线中间,还夹了一个新维加斯)。

所以吃书的地方也不用太在意,而且时间过了那么久,人是会变的,各处的风土人情时过境迁,钢铁兄弟会变成邪教组织有什么不可能的呢?

当然,剧集也提供了一些新东西(重度玩家不喜欢的地方):

BB小子,来源是主角尸鬼还是人类的时候,拍的公司宣传片。说他竖起大拇指,是在计算蘑菇云大小(小于拇指可逃,大于拇指任命),什么狗屁东西。

沙荫市。沙荫市在美国西海岸,是辐射2和新维加斯发生的地方,但是剧集里2077年,沙荫市被核弹夷为平地了。老玩家曾经辛苦耕耘的地方,说没就没了。这当然是B社对黑曜石开发的辐射系列的推翻,我才是正统,我说了算。

当然我作为辐射4的玩家,对BB小子是谁,或者沙荫市炸没炸,一点兴趣都没有。

废土世界背景

最近《忽左忽右》也做了一期相关的播客(324 畅游核冬天:从《辐射》谈核大战下的废土想象),发现一些当时玩游戏没想过或者没注意到的内容,现在看起来很有意思的设定。

比如都是废土,为什么主角老冰棍就有吃有喝(烤土豆、变异生物的肉排等),还能搞装甲和机器人黑科技。疯狂麦克斯就衣不蔽体,还要被绑在改造车上被当成血包,而地铁2033的阿尔乔姆去地下要随时罩个放毒面具,枪械也总坏。

这就不得不说影视剧和游戏里各文化背景下对于废土的想象,大概分为4种:

一种是《mad max》、《无人之地》的澳式废土:极度资源缺乏(水和食物等),魔改的车辆和邪性的组织形式,还有大漠的荒凉和人群的疯狂。为了活下来的意志热烈奔放,发动一切想象力;

然后是《辐射》这种美式废土:世界是毁灭了,大多数人类不行了,但是主角这部分还行,垃圾堆里翻翻找找还能活,遗留的科技hack一番也还能用,中辐射了扎个科技小针还能继续打。整体还是偏乐观,未来版的西部片;

俄式废土,《地铁2033》、《潜行者》系列,整体是人类被抛弃了,没有吃喝、没有绝对安全、辐射会搞死人。因为有切尔诺贝利在前,整体的世界是很现实和悲观的;

其他比如日式的赛博朋克:《死亡搁浅》、《赛博朋克2077》、《尼尔:机械纪元》,或者是宫崎骏的《风之谷》那种。整体还是以人性为关注重点,背景什么的并不重要。

为什么会产生废土?还要从过年那段历史说起。

真实世界里,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之后也是很谨慎的,要调查各种核爆之后的人类存活率、存活半径等问题,结果当时是很悲观的。尤其之后苏联也引爆原子弹,更是举国恐慌,媒体大肆渲染三次大战一触即发。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倡议——美国民众在自家的后院修建地下室,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全面核战争。为此还推出了相应的免税政策。这段时间主要是自建避难所,规模很小,质量也参差不齐。

到了1961年,肯尼迪上台执政后,新的红头文件发下来了,总统认为民众的力量是有限的,政府应该出资修建规模足以容纳数百人的专业核避难所。到了1965年,美国境内已经修建了1000多个此种规模的大型避难所,并且随时可以投入使用。

结果当然是没有发生核战争,危机虽然过去了,但是美国富豪们代代相传,仍然会自己修建避难所,以应对“僵尸病毒”、“陨石撞地球”等末日。

作为核战的对立国,苏联也没闲着,更确切的说是苏联更早就开始了避难所修建工作,得益于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制度优势,苏联的修建更多更大,目前俄罗斯就有数以千计的防空洞和其他类型避难所,不过大多已荒废。而更为游戏迷所熟知的是《地铁2033》里的按地铁划分势力和硬核的操作。

玩过游戏的都知道,兴建避难所通过售卖捞钱,但是里面很多是诡异的国家阴谋,一个庞大的社会测试和数据收集容器。有的全是女人只有一个男人,有的门口的九齿防爆门关不上,或者内部干脆全是爆血浆的机关装置。而辐射4主角之所以叫老冰棍,是因为他所在的111号避难所,是做人体冷冻实验的,用以观察长期低温假死对毫无戒心的测试对象的影响。

剧集里的主角,也来自三个紧密相连的避难所:一个避难所里由脑控机器人冷冻了一批管理者,分别给另外两个避难所派管理员,应该在做某种统治模式的社会实验。

Comments
还没看,去找找片源看看。 我是辐射1、2玩家,不算重度(原因是当年玩铁血多),后来补上,估计只通关不到10次,最近也在重玩,1、2的黑色幽默来说,应该没有超越的作品了(不会再有)。